2015年3月28日

Q:彩印四色墨的色序考量因素為何?

Ans:
  1.根據原色墨「明度」排列色序。( 暗的先印,亮的後印 )
   K>M>C>Y

  2.根據原色墨「透明度」排列色序。( 透明度差的先印,好的後印 )
   K>M>C>Y

  3.根據原稿的「色彩氛圍」排列色序。
   暖調圖稿 - 先印K、C,後印M、Y
   冷調圖稿 - 先印M、Y,後印K、C

  4.根據「紙張特性」排列色序。
   紙張結構粗糙、疏鬆 - 先印明色,後印暗色 ( 先印Y,有封閉紙張毛孔的作用,利於後
   色套印時,光澤度的呈現 )
   紙張結構光滑、緊實 - 先印暗色,後印明色

  5.根據「版面圖文結構特點」排列色序。
   版面結構有分網點、色塊,一般採 - 網點先印,色塊後印
   若為全網點 - 面積小的短版調先印,面積大的長版調後印

  6.根據「圖文面積」排列色序。
   圖文面積小的先印,面積大的後印

  7.根據原色墨「黏性」排列色序。( 黏性大的先印,黏性小的後印 )
   K>M>C>Y

  8.根據原色墨「乾燥速度」排列色序。( 乾燥慢的先印,快的後印 )
   K>C>M>Y
   ※Y比M乾燥速度快2倍,M比C快1倍,K最慢。

  9.根據「機器類型」排列色序。( 印刷有分乾、濕疊印。濕式疊印中,又分雙色疊印(雙色
   機),多色疊印(四色、六色機) )
   單色or雙色機 - 明暗色墨交替
   四色or多色機 - 暗的先印,亮的後印,K>M>C>Y

  10.根據「成本考量」排列色序。( 便宜的先印,貴的後印 )
    K>M>C>Y
    ※K、C較便宜,M、Y較貴

0 コメント:

張貼留言